创作立场声明:事先声明,这篇文章仅仅是自己折腾J4125的操作记录,写的不完善的地方也请大家能多多包涵;当然,也希望大家多提提意见,写作不易,文笔渣渣,嘿嘿。
前言
买它好像没啥特别的理由,一个字形容,“作”!不作死一下真的对不起自己爱瞎折腾的性格,那就买一个玩玩吧!!不过这个时间点购入着实有点晚了,各路大神对它的折腾已经有很多篇文章了,那会不会继续重复大神的折腾路线呢,显然不会,搞点小众的操作,给大家提供一条新的思路,至于好不好用我就不管了,大家可以自己去试试,我只是提供一个思路,希望大家能够喜欢!
外观
现在J4125的主机好像外形都差不多,就随手拍几张凑合吧……
折腾计划
J4125的也许不是很强,但如果单纯用来做软路由好像有点杀鸡用牛刀的感觉了(主要网卡是千兆的,再强也受限于网卡带宽)那就搞个小型HomeLab吧(看了一下身旁老旧的X58平台服务器,要不要把它换了???),如果做HomeLab,那用什么系统呢?继续用老服务器上的ESXi?还是用最近一段时间比较火的UNRAID或PVE?这个着实让我犹豫了一会……
最后我决定谁都不用,搞个Linux发行版自己瞎折腾一番试试。决定使用Rocky Linux作为主系统吧!此时很多人就要纳闷了,这是啥,没听说过啊,是新的虚拟化系统吗?实际上它就是一个新的Linux发行版,我会在它的基础上使用KVM构建软路由啊,NAS(这货的sata口实在捉急,可能不是一个好选择,轻量化的文件共享倒是可以),别的服务等等,纯当玩具,给自己挖个坑。
Rocky Linux项目是什么?
项目地址:Rocky Linux
Rocky Linux 是一个社区化的企业级操作系统。其设计为的是与美国顶级企业 Linux 发行版实现 100% Bug 级兼容,而原因是后者的下游合作伙伴转移了发展方向。目前社区正在集中力量发展有关设施。Rocky Linux 由 CentOS 项目的创始人 Gregory Kurtzer 领导。
2020年12 月 8 日,CentOS 项目宣布,CentOS 8 将于 2021 年底结束,而 CentOS 7 将在其生命周期结束后停止维护。取而代之的是新的滚动版 Linux:CentOS Stream,CentOS 以前是作为RHEL的下游构建版本存在的(即它会在RHEL之后收到补丁和更新),按照红帽的说法,这是一个“中游”的发行版,位于 Fedora 和 RHEL 之间。主要的目标是为了形成一个可循环的“彭罗斯三角”,以使社群对 CentOS 的改进可以流回到 RHEL 当中。
而Rocky Linux 的目标是像 CentOS 以前那样作为一个下游构建版本,在被RHEL纳入包更新之后(而不是之前)构建发行。直白点就是用来取代CentOS的,用起来和现在的CentOS8一毛一样,老用户基本不需要多少时间适应。
Rocky Linux系统安装
下载地址:Downloads | Rocky Linux,现有新构建的镜像主要支持AMD64和ARM64,这里选择x86_64的Minimal版本,点击即可下载,大约1.8G左右
安装系统就没啥难度了,制作好启动U盘,此处我使用了国产开源工具Ventoy作为U盘引导工具,直接把镜像丢进去,啥都不用修改,直接就可以实现多镜像引导;开机按F11,选择U盘引导,之后选择需要的镜像进行安装即可,此处选择Rocky-8.4-x86_64-minimal.iso,之后就是快速的安装过程,唯一需要注意的可能只是开启网卡自动获取IP的操作(此处只是为了开机后自动打开网卡,纯属偷懒操作)。
安装重启之后即可登录系统,启用cockpit服务(按照系统登录欢迎信息操作systemctl enable --now cockpit.socket
),之后好像就不需要在实机上操作了,对了别忘了看一下此时主机所获取到的IP(执行命令ip a
)。
在另一台电脑上浏览器打开https://172.16.1.198:9090这个地址,这里的IP就是主机获取到的IP,有个证书警告(不进行外网访问的话好像也没必要申请证书,直接忽略警告即可):
登录cockpit管理后台,用户名和密码就是安装系统的时候设置的,不出意外的话就可以进入系统后台了。
KVM系统搭建
接下来的过程就需要稍微敲敲键盘了,点击左侧的终端,打开CLI界面,由于初始情况下cockpit只是单纯的一个状态界面,可管理的内容还比较少,部分地方想要实现完整的功能还显示缺失组件,那在进行下一步操作前,把一些功能补齐,只需要按照提示安装相应组件即可。
执行这个命令后即可消除这些错误 dnf install setroubleshoot-server cockpit-pcp -y
,安装结束之后重启一下cockpitsystemctl restart cockpit
,如果有问题的话直接按照界面提示启动相应服务即可。
之后就是把cockpit的虚拟机组件安装上,并将cockpit的一些功能补全,都是安装组件来实现,只需要进行如下的操作:
-
查看系统cockpit组件的安装情情况,并补全功能
rpm -qa |grep cockpit
dnf search cockpit -
现在的目的主要是搭建一个KVM服务器,那就只需要执行
dnf install cockpit-machines -y
,此时就会自动化安装KVM相关的相应组件,并自动配置为可用状态,一个词形容就是省事,相比于过去手工搭建可是太节约时间了 -
重启cockpit服务,
systemctl restart cockpit
,刷新页面,重新登录进去就可以在左侧发现一个虚拟机的选项了,点击进去就可以进行相应的虚拟机操作了
接下来就是安装虚拟机的注意事项了,在使用虚拟机之前,需要配置一个网桥,操作也很简单,进入左侧网络选项,点击添加网桥,勾选需要添加的网卡,可以是一个网卡,也可以是多个,根据实际需求勾选即可,点击应用即可,系统会自己生成一个网桥并继承原有网卡的ip设置,这个时候的网桥就类似于一个虚拟的交换机了,将几个网口合并成一个交换设备。
装个OpenWRT试试
如果不进行手动设置的话,KVM默认磁盘文件目录是/var/lib/libvirt/images
,虚拟机生成的磁盘文件都在这个地方,同样的,手动上传的磁盘文件一般也放在这里
实际安装一个系统,以OpenWRT为例,KVM默认使用的虚拟磁盘文件后缀是qcow2(当然,img后缀的文件也是支持的,此处只是有点强迫症发作而已),可以在编译OpenWRT之前选择生成的磁盘文件格式,在target images选择中勾选Build PVE/KVM image files(QCOW2),这样就能编译出KVM所使用的磁盘文件了,将其上传至/var/lib/libvirt/images
目录下,由于cockpit官方并没有提供文件管理的功能,此处使用winscp进行上传(win10现在已经内置了scp命令,使用scp命令也可以进行相应的上传操作)
上传好磁盘文件后就可以在虚拟机页面点击导入VM,给虚拟机起个名字,找到OpenWRT的磁盘文件,操作系统直接选择一个较新的Linux发行版即可,取消勾选立即运行VM(主要为了对虚拟机配置进行设置,比如添加网卡,修改处理器核心等等),应用之后就会生成相应的虚拟机。
点击虚拟机名,进入设置页,按需调整处理器核心数,网卡默认情况下只有一块,可以添加一块新的网卡,在网络部分点击添加网络接口,再添加一块新的网卡,这里网口选择比较多,大致的关系看下图,选择不同的接口类型和型号会有不同的效果,一般选择Bridge to LAN类型,型号选择Linux,perf,这样的话虚拟机就会将网卡识别成virio,所谓的半虚拟化。
Bridge to LAN | Virtual Network | Direct attachment | |
---|---|---|---|
网络类型 | 网络桥接 | 虚拟网络 | 直接挂载 |
能否上网 | YES | NO | YES |
Linux,perf | virtio | virtio | virtio |
PCI | e1000e | e1000e | e1000e |
PCI,legacy | e1000 | e1000 | e1000 |
PCI,legacy | rtl8139 | rtl8139 | rtl8139 |
当然别的类型也是可以选择的,此处需要注意一点:Bridge to LAN和Direct attachment都是桥接操作,但使用Direct attachment的话,新产生的虚拟网卡是没有办法与其桥接的物理网卡进行通讯的,即它们是被隔离的,所有如果作软路由的话,不建议使用Direct attachment类型作为LAN口网卡使用,WAN口倒是无所谓(当然,如果作直通的话就不用考虑这些了)
直接点击开机,此时就可以在右侧看到OpenWRT的启动过程,一串运行日志飘过,最后停止,点击运行界面,回车之下就会跳出OpenWRT logo,至此OpenWRT已经启动了,默认情况下OpenWRT的LAN口的IP是192.168.1.1。
电脑插上配置的相应网口,登陆后台即可进行相应的设置了,OpenWRT怎么操作相信张大妈上的前辈们早就玩出花来了,我就不在这丢人现眼了,如果要开机启动,勾选随主机启动即可
总结
相比于PVE/UnRaid来说,cockpit所能提供的可配置项真的很少,甚至能用简陋形容,但它已经大大简化使用KVM配置虚拟机的流程了,既然折腾完就可以不管,前期麻烦点也无所谓,只要够稳就行,以后基本就不用动了。当然,想要玩得好,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要有耐心,配置失败,启动异常是常有的事,如果遇到点问题就放弃了,那就失去了折腾的乐趣了。
未经授权,不得转载
原创文章,作者:夜风博客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homedt.net/47961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