软路由搭建实战,提升家庭网络体验_路由器
搭建软路由的起因是有学习英语的需求 。之前使用闲置的1037U加后期购买的双口网卡实验了一段时间,发现速度确实要比在自己的路由器上面使用插件要快不少。但是1037u的功耗较高,待机状态下就达到了18W左右(这是在使用DC-ATX电源的情况,使用1U电源会达到20多W)。
那么根据自己的需求以及侧重点,定下了以下需求:
-
低功耗
-
可扩展性
-
高性价比
-
外观和体积可以接受
在组装前,自己在淘宝的成品软路由里面考察了一下,虽然价格不是很高(大多数在500左右),但是网卡大多数是焊在主板上的,也就是不具备可升级性,想了想还是喜欢自己折腾(不喜欢折腾的还是推荐成品,体积更小),所以购买配件自己组装。
配置详情及价格:
-
CPU/主板:华擎N3150M¥159(二手)待机功耗10W以内 满载15W
-
内存:十铨DDR3 4G 1600¥55(二手)个人推荐使用2G内存 软路由并不需要很大内存
-
网卡:Intel Pro 1000 双口网卡¥40(二手)软路由并不推荐太多网卡,转发的事情最好交给交换机去做
-
机箱:剑鱼S2¥174(全新)这个机箱是真的贵
但是为了颜值 我忍了
-
电源:DC-ATX¥45(全新)为了尽可能减少功耗,使用了DC转ATX电源,效率要比ATX电源高得多
-
DC电源:不知名电源 12V 60W(公司嫖的)
-
风扇:机箱自带 2 X 7CM 薄扇 3Pin
-
总价:¥473 比起成品软路由还是便宜一点(二手可不是便宜一点么
)
配件
华擎 N3150M
最让我感到神奇的是,作为一款全新售价也就500左右的带CPU的主板,华擎还给他配备了图形化的BIOS
风扇虽然是3Pin的,但是支持DC调速,所以风扇噪音不会是问题。
Intel 双口网卡
因为网卡自带的挡板是全高的,所以我直接把挡板拆下来了,又不是不能用
DC供电
建议使用2G内存 我这里选择4G是为了以后考虑
全家福
外观展示
上方的风扇是机箱自带的
网卡的IO暂时裸奔了
就算机箱没有设计背线我也要背线
整体体积
整个机箱主板后部可以安两块2.5寸硬盘,CPU前面应该是可以魔改,加上一块3.5寸影片的。
所以如果有轻度Nas或者HTPC的需求,这个机箱应该也是合适的。
可以看到内存占用实际上非常低,就算是1G内存也是完全没有问题的
目前安装的插件:
我还没有安装的插件:
对比一下之前梅林的所有插件:
-
具体的软路由系统安装其实站内有非常多的教程了,我这里就不写了(其实是因为懒
)。
使用感受
学习英语视频的加载速度要比以前快很多。但在网页打开和普通视频加载方面没有明显的提升。可能是因为之前使用的是网件R6900,所以提升并不明显。在速度测试方面,我使用了SpeedTest测试外网,发现使用普通路由的时候能够达到150M的外网速度,但是软路由最高只有130M(宽带是100M的暂时不清楚原因)。如果是学习英语视频的话,最高能播放4K60FPS的视频(我是小水管),8K会非常卡。不过这已经能完全满足自己的需求了。
在插件方面要比我之前刷了梅林的R6900多很多,在局域网文件共享方面绝对秒杀我之前的R6900加外置硬盘的速度,基本上达到了千兆内网的极限。如果有轻Nas需求的话,完全可以考虑这个。我已经有单独的Nas所以并没有加上硬盘。
整体系统的启动速度要比我的R6900快一倍,这应该也算是一个优点?
总结
如果有学习英语的需求,或者对插件有需求的话,推荐使用软路由。性能更强,可玩性更强。
如果对学习英语没有需求,而且本身路由器性能不错的情况下,建议不使用软路由,体验并没有带来质的提升。
如果路由器性能一般,想要提升网络速度的话,建议先购买性能不错的无线路由器。如果有需求再买软路由。毕竟软路由并不负责无线信号的发射,还是需要无线路由器提供无线型号。软路由只是作为无线路由器提升体验的产品。
以上只是自己的见解,如果哪里有问题或者不合理的地方,欢迎大家在评论区提出来,帮助我改进业务水平 。
原创文章,作者:夜风博客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homedt.net/34818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