家庭WiFi布网实战:velop linksys mesh尝试_路由器
创作立场声明:一名不会拍照的网络工程师,还喜欢腕表。
首先设备
都是自己买的。
先介绍背景,15年开始装修,建筑面积127平米,
拿到房子后水电地板已经做完,看了工程网线之后决定再跟顶上走了两趟线,分别是弱电箱至电视墙和弱电箱至书房。当时想着电视墙放个路由器,书房放电脑用。路由器用着原来的r8000,之前的拓扑可以看第一篇帖子。
r8000刷梅林后任劳任怨,就是温度有点高
到卧室1也是勉强2.4g覆盖,于是又在卧室2墙上放了一个华硕的双频扩展器,这样基本全屋5g伪覆盖。之所以说是伪覆盖:卧室1有5g信号,但是由于扩展器带宽限制,速度只能跑70mbps,书房信号差,最不能忍得就是在餐厅吃饭会断网,也就是不能无缝漫游。
为了解决无缝漫游问题,想了很多办法,首先就是ac+瘦ap,但是条件不允许:1是弱电箱不具备再放poe交换机的位置。2是虽然每个房间都有网线(工程线),但是基本都在墙上,插个ap也占地方。于是开始了mesh的选择。通过比较价位、lan口数量最终确定了linksys ,至于选1300还是2200,由于没有打算做有线回程,所以选择了2200买两个,个人感觉从无线回程的角度比3个1300强。
图中a替换r8000位置,b节点放在冰箱上面,所以说不具备有线回程的条件。
接下来就是开箱
包装还是比较豪华的,用现在流行的开箱用语就是:这盒子得值300块吧。
除了路由器就是两个电源,看了一下是突破的,做工不错,奇葩的是还送了光盘。
A位置
安装的话属于app傻瓜操作,开始会让选择是onu直接连接,还是通过路由器连接。
地区按道理说美国的功率会大一点,但是怕被惩罚!
至于r8000就刷回原厂固件关闭WiFi用作路由器了。于是整体拓扑就变成了:
之所以是划分了两个网段,是因为如果linksys选桥接模式app里面一些功能就不能用了。至于两个网段互访的问题通过再r8000上面做一条静态路由就可以解决。但是nas上面docker模拟的HomeKit死活加不上,于是最后还是改成了桥接模式,所有路由都过r8000.
最后速度测试,基本连接后可以跑满300m。下面gif演示的是书房东北死角步行到客厅东南角
最后总结一下优缺点
优点:单个2000m貌似是专门一个5g频道做回程,是没网线条件的解决办法。
缺点:如果2.4g和5g使用同一个ssid是方便,但是2.4g信号肯定是要比5g好,这就会造成5g信号低于手机判断的阈值后会自动切换成2.4g,虽然ssid看不出来。最关键的是这个过程是每一次连接后不可逆的,也就是说你就算走到了路由器面前,它也不会自动切回5g信道,唯一的办法就是断开手机WiFi,重新获取。
后记:
1.r8000为啥不用梅林了?免广告也不能用了,404网站也没需求了。
2.远程访问?nas是白群,用的自带的myds服务,至于r8000开启后指定了一个端口,linksys就是个ap了,远不远程没意义了。
最后有理线的高手没,帮我看看有救没
本文提及的商品如下:
原创文章,作者:夜风博客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homedt.net/34009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