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来说说运营商网络中三种常见的内容提供方式,Cache、CDN和IDC。
IDC即互联网数据中心,在运营商内容引入中起根本作用,是解决网内资源不足,用户体验不佳的根本手段,商业模式也最为成熟。
电信的宽带品质最好,原因就是它兴建了很多IDC,国内半数以上的网站服务器放在电信的机房里,理所当然的,电信宽带的用户访问这些网站时速度最快。
但问题是,一个网站的服务器不可能部署到全国各地,除非是BAT这样的企业,小型的公司甚至服务器都是租赁的,各地部署的成本太大。
可如果你的网站服务器只放在上海的某处机房里,用户的访问体验怎么保证。我们都说网络是虚拟的,可常与数据传输打交道的人知道,网络是切切实实存在的。
在成都的用户访问服务器设在上海的网站,体验肯定没有近距离访问要好。只有一个访问目的地,不能达到分流的效果,访问高峰就可能造成拥堵。
还要面对的是,万一意外发生,中间的线路断了,用户无法访问怎么办。再强大的淘宝,抵不上挖掘机那一刨!
所以光靠IDC不能解决所有的问题,在电信运营商的基础网络之上,还要构建智能虚拟网络。
CDN即内容分发网络,在原有网络的各处放置节点服务器,避开互联网上能影响数据传输速度和稳定的各种因素和瓶颈,最终目的是使用户最近获得所需内容。
互联网公司怎么把自己网站的内容和产品送到离用户最近的地方,也就是网络的边缘,CDN可以做到。CDN能根据网络、内容、节点的状态灵活的调度用户访问节点,提升数据业务及互联网访问的质量。
与互联网内容商主动把内容分发出去不同,还有一种技术是偷偷摸摸地搞一个副本,减少对网站的直接访问流量。
这就是Cache缓存,原理是讲用户访问过或下载过的热点内容缓存起来形成副本,当用户再次访问或下载时,不必访问原来的网站,访问Cache缓存过的副本就好了!
你访问一些小网站老是出现不准确的问题,或者图片没法访问,二级页面打不开等,都跟Cache缓存有关。
Cache的部署一般分为两级,一级的Cache部署在骨干网出口,二级的Cache部署在各省出口,这样可以对异网的数据进行有效的缓存。
但是,这种技术在有效节省网间带宽的同时,同样会产生问题,例如静态的网页没问题,但动态的网页你缓存了很可能造成错乱。所以它只能作为临时的手段,但从长远看还是要在内容上多下功夫。
最根本的手段也说了,IDC内容引入,大型的互联网公司入驻,你的内容一下就丰富起来。
只有IDC、CDN和Cache三者之间实现有效的协同,才能更好的为用户提供服务。
原创文章,作者:夜风博客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homedt.net/19043.html